李峤

所属朝代:唐代
人物合称:文章四友

李峤简介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少有才名。20岁时,擢进士第。举制策甲科。累官监察御史。邕、严二州僚族起义,他受命监军进讨,亲入僚洞劝降,罢兵而返。迁给事中。武后、中宗朝,屡居相位,封赵国公。睿宗时,左迁怀州刺史。玄宗即位,贬滁州别驾,改庐州别驾。李峤的生卒年,新旧《唐书》均无记载,根据《通鉴》推断,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(644),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(713)。

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诸人死后,他成了文坛老宿,为时人所宗仰。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,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。唐代曾以汉代苏武、李陵比苏味道、李峤,亦称“苏李”。明代胡震亨认为:“巨山五言,概多典丽,将味道难为苏”(《唐音癸签》)。他写有咏物诗120首,自风云月露,飞动植矿,乃至服章器用之类,无所不包。虽刻意描绘,以工致贴切见长,但略无兴寄。王夫之《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》说他“裁剪整齐,而生意索然”,切中其病。七言歌行现存《汾阴行》一首,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《秋风辞》事,写盛衰兴亡之感,最为当时传诵。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,登花萼楼,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,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,悲慨多时,并赞叹作者是“天才”。

李峤介绍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少有才名。20岁时,擢进士第。举制策甲科。累官监察御史。邕、严二州僚族起义,他受命监军进讨,亲入僚洞劝降,罢兵而返。迁给事中。武后、中宗朝,屡居相位,封赵国公。睿宗时,左迁怀州刺史。玄宗即位,贬滁州别驾,改庐州别驾。李峤的生卒年,新旧《唐书》均无记载,根据《通鉴》推断,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(644),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(713)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诸人死后,他成了文坛老宿,为时人所宗仰。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,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。唐代曾以汉代苏武、李陵比苏味道、李峤,亦称“苏李”。明代胡震亨认为:“巨山五言,概多典丽,将味道难为苏”(《唐音癸签》)。他写有咏物诗120首,自风云月露,飞动植矿,乃至服章器用之类,无所不包。虽刻意描绘,以工致贴切见长,但略无兴寄。王夫之《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》说他“裁剪整齐,而生意索然”,切中其病。七言歌行现存《汾阴行》一首,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《秋风辞》事,写盛衰兴亡之感,最为当时传诵。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,登花萼楼,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,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,悲慨多时,并赞叹作者是“天才”。

  • 唐代 · 李峤

    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 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

  • 同赋山居七夕

    唐朝 · 李峤

    明月青山夜,高天白露秋。花庭开粉席,云岫敞针楼。
    石类支机影,池似泛槎流。暂惊河女鹊,终狎野人鸥。

  • 唐代 · 李峤

    习坎疏丹壑,朝宗合紫微。三山巨鳌涌,万里大鹏飞。
    楼写春云色,珠含明月辉。会因添雾露,方逐众川归。

  • 日(旦出扶桑路)

    唐朝 · 李峤

    【日】 旦出扶桑路,遥升若木枝。 云间五色满,霞际九光披。 东陆苍龙驾,南郊赤羽迟。 倾心比葵藿,朝夕奉光曦。

  •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

    唐代 · 李峤

    愁客坐山隈,怀抱自悠哉。况复高秋夕,明月正裴回。
    亭亭出迥岫,皎皎映层台。色带银河满,光含玉露开。
    淡云笼影度,虚晕抱轮回。谷邃凉阴静,山空夜响哀。
    寒催数雁过,风送一萤来。独轸离居恨,遥想故人杯。

  • 饯薛大夫护边

    唐代 · 李峤

    荒隅时未通,副相下临戎。授律星芒动,分兵月晕空。
    犀皮拥青橐,象齿饰雕弓。决胜三河勇,长驱六郡雄。
    登山窥代北,屈指计辽东。伫见燕然上,抽毫颂武功。